虽说混迹职场每个人都想升职加薪,但职位就那么多,资源也就那么多,在此消彼长,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不可能满足所有的人需求。
职场上有这么一句话:“不出众,就出局。”可现实是,就有那么一类人,或许不出众,却能混得开,更别说让他们出局了。
于是这类人被称之为“职场老油条”,说得好听点,叫做职场前辈,说得不好听了,完全就是职场混子。
有句话说得好“存在必然合理。”这类人的存在,自然有着属于他们的智慧,以及生存之道。
职场里的关系错综复杂,什么老乡派、学院派、师徒关系……可谓是琳琅满目,你永远都不知道这个人与高层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那些职场“老油条”最大的特点就是人际关系好,高层是师傅,中层是师兄弟,基层都是徒弟,只要他们愿意,一件小事能搞的人尽皆知,甚至可能小事都被搞成典型来处理。
混迹职场,大家是来赚钱的,不是来给自己找麻烦的,所以遇到这类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敬而远之,如果能拉近关系,自然不错,但别走的太近,因为没人家那个扎实的基础,很可能被当做杀鸡儆猴的道具。
工作关系在他们那里被弱化,更强调的是因工作关系产生的各类感情,这类人大多数在公司中“资历”颇深,职位不高,但影响力不小。
职场中,虽说是业绩导向,但并非业绩能涵盖所有的事情。比如,你业绩好,但人家跟领导关系好,遇到好事总是轮到人家头上。
人与人之间之所以牢固是因为价值交换,而价值交换中就包含了情感交换,正所谓“真心换真情”。领导是人,不是机器,也有亲疏远近之说。
工作或许做的一般,那是藏拙,私事办好那是拉近关系。工作做好了是分内之事,因为你拿薪水就是要把工作做好,私事办好了是分外之事,相当于附加题,体现出他更深层次的价值。这也是许多领导强调“无边界”工作的原因。
你看到的只是让你看到的,真正起到关键作用的往往是冰山一角下面更多的东西。
职场“老油条”表现出来的状态大多数是不积极向上,给人一种混吃等死的感觉。事实上,许多人都被这种表象所蒙蔽。
真正决定你在领导、同事眼中分量的,反而是那些具有价值,但并经常出现的问题。比如,这类人明明看到了问题,但装作不知,私下里却做足了应对可能出现问题的方案,当问题突显时,才是展现自己价值的最好时机。
无论大事小情,必然都有其中的关键点,就像一个分合同之中,关键点在成交价格,付款方式,以及与常规合同差异点,在关键环节上进行重点关注,其他的点并非不重要,只是为了更好的支撑关键点的基础。
职场“老油条”总能在各种事情上,把握住关键点,并且在关键点上发力,时间和精力得到了更好的分配,自身的价值就被放大,结果就是看似混吃等死,但领导用起来就是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