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时,纳粹德国的V2导弹在实战中引起了巨大轰动。这种射程超过100公里的武器颠覆了人们对武器的认识。
虽然V2导弹的肉体只是昙花一现,但它的灵魂却以另一种形式出现,成为现代弹道导弹的鼻祖,而这个鼻祖就是军迷们耳熟能详的飞毛腿导弹。
飞毛腿导弹是北约给俄罗斯导弹的代号,俄罗斯称之为R-11。从现在来看,飞毛腿导弹并不是先进的导弹,也不是洲际导弹那样的战略武器。如果严格按照射程来定义,飞毛腿只能算是一种近程地对地导弹,但在当时,飞毛腿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作为德国V2导弹的改进型,飞毛腿导弹定义了现代弹道导弹的几个特征。比如飞行弹道,飞毛腿导弹采用惯性制导,所以弹道是二次函数曲线,这也是目前弹道导弹的基本弹道。还有一种引导模式。飞毛腿导弹采用惯性制导,配有陀螺仪和加速度计。这种制导方式也是现代弹道导弹的基本制导方式。虽然抗干扰能力强,但精度不敢恭维。
最后是发射模式。飞毛腿导弹由轮式卡车发射,比固定位置发射更容易存活,也更灵活。所以很多后来者也选择了轮式卡车发射导弹。除了定义现代弹道导弹的几个特征,飞毛腿还可以使用多种弹头,包括核弹头。当飞毛腿装备65438+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时,就成为一种区域战略武器。
从时间上看,飞毛腿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经在苏军服役。时至今日,飞毛腿弹道导弹在世界很多地方仍然发挥着余热,甚至在一些小国,飞毛腿弹道导弹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战略威慑作用。这种情况是和飞毛腿导弹的两个特点分不开的。
首先,第一个特点就是便宜。飞毛腿弹道导弹堪称最便宜的弹道导弹。在20世纪50年代,一枚飞毛腿导弹只需654.38美元+50万美元。在现代,一枚飞毛腿导弹的价格也不过50万美元,别说一些小国,就算是一些民间武装组织,也花得起这笔钱。
虽然飞毛腿导弹的精度较差,初始模型的圆概率误差达到惊人的1000m,但其强大的特性弥补了命中精度不足的缺陷。
另外价格便宜,精确度的不足完全可以用数量来弥补。所以在一些低烈度冲突中,经常可以看到飞毛腿系列导弹。
第二个特点是制造简单。飞毛腿-A导弹使用液体推进剂燃料,全部更换为b型的固体推进剂,使用固体推进剂后,飞毛腿导弹的制造难度降低很多,制导系统结构简单。很多小国在初期进口飞毛腿导弹后,可以很快仿制出性能相近的本国产品。比如伊拉克的侯赛因地对地弹道导弹就是模仿飞毛腿的经典例子。
1991海湾战争期间,伊拉克的侯赛因地地弹道导弹采用了两级弹头结构,不仅射程增加了一倍,而且对美军构成了一定的现实威胁。当然,侯赛因导弹的命中率不高,所以实际杀伤效果并不好。
像侯赛因导弹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小国的弹道导弹都采用了飞毛腿技术。作为现代弹道导弹的鼻祖,飞毛腿早已从单纯的武器上升为打击手段,这也是它能长盛不衰半个世纪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