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会话有提着木偶的价值:
还有又萌又胖的橘子:
王杰也不甘示弱。雪橇三傻阿拉斯加雪橇犬、哈士奇、萨摩耶的人气在网上一直很稳定:
柴犬的绰号“微笑天使”不只是说说而已:
如果说在此之前,只是猫人和狗人的拍照技巧比拼,那么11区的姑娘们就是将战争引向世界的导火索。
早在2013,1,日本女生就开始把男生分为“猫”和“狗”。
按照最初的定义,“狗系”性格外向,喜欢出去玩,社交能力一流,运动胜于学习,而“猫系”则相反,呆在家里,看似难以相处,拒人于千里之外,追求完美。
不出意外,这一举动引起了热议,几乎所有人都不可避免地陷入了难以抉择的噩梦。
“说得很好,我选择看脸。”
随着知名度的提高,人们开始将这些角色代入曾经大热的经典影视作品中,甚至开始出现以此为题材的新鲜血液。
偶像剧中,猫少年往往受到编剧和观众的喜爱。
一部暴露年龄的韩剧《原来是个美男子》,风靡全国。当时还很年轻的朴信惠在苏王秀兰的剧情走向下抛弃了一直对她温柔的男二号,并把这件事告诉了法官最后结婚了。数千名女生手持破blx,高呼要嫁给男主姜欣雨。暖男属性也早就直接和“递个毛巾,送杯热牛奶,摸头杀人”挂钩了。
回头看男主角,精致的外表,倔强的性格,近乎完美的外在自我管理,是人们想象一个冷酷天才的标准格式,甚至他的不理智和敏感易怒,都符合女生对猫男生的想象。
猫就是这种情况。虽然他们心思缜密,但往往掌握不了与陌生人相处的方法,但就是这样可爱的笨拙,时不时的心软,让人沦陷。虽然难免会有相处的辛苦,但是会让人开心,这大概就是猫系的魅力吧。
相比偶像剧,曾经燃爆青春的热血少年漫画更加纯粹和理想化。
坦率而富有正义感。屡战屡败,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惊人的生命力。或许是我不太了解这个世界,也从来不在乎这个世界的看法。就是这种不计后果的气势,能影响到所有人的内心。可以说狗系的特点是少年英雄的标准配置。
在这场贯穿“友情、努力、想赢”的精神洗礼中,猫系的男二号,往往充当的是一个智商、一个颜值、一个从容的责任。明明是比较讨喜的设定,却时不时被狗部抢。也许只是因为他们不够温暖和坚强,不够单纯和不屈不挠,不能像狗部那样有自带BGM的澎湃号召力。
还记得《火影忍者》里香菱对鸣人的评价“这个人的查克拉很温暖。”
狗似乎总是给人这样的印象。虽然他们很幼稚,经常看起来不靠谱,让人担心,但在人们身心疲惫的时候,他们总是被需要的。他们的微笑可以照亮整个天空。这种明显的温暖是狗系统的永恒象征。
由于属性完全对立,互不相容,这场战争空前持久,很多人在两大阵营之间摇摆不定。
当然,即使热心的铲官和二次元发烧友执着地丰富自己心爱的属性,随着拟人化的盛行,越来越多鼓舞人心的属性不断涌现。
比如引领“盐”潮流的,有温暖粘人的狗狗,也有很多安静自成一体的猫咪兔子。他们有着纯真无害的脸庞,轻声说着激动人心的句子,害怕孤独,拥抱温暖。至于它们发情一万年的神奇体质,以及著名的“黑白”属性,就不提了。
还是一直视自己为恋人的狼族,在日本爱情综艺《夏天不要被狼王欺骗》中,狼王玩弄少女的感情,妩媚动人,让人敬而远之却又忍不住亲近。但是,狼那颗保存完好的心一旦交付于人,就会各奔东西,勇往直前。
无论是猫、狗,还是兔、狼,构建这一话语体系的意义在于为大家讨论异性提供了一种分类方法。相对于谈论模糊的理想型,这种分类让我们在讨论异性的时候,可以准确对应到某个性格人群,建构自己想要的叙事。
但事实上,即使是最活泼最粗心的狗狗也会抑郁。在需要耐心和温柔引导的时候,免疫猫会为了珍惜的人勇敢的站在风口浪尖。
动物像标签一样贴在我们身上,无法用真实的感情代表一个复杂的人的全部。生活的复杂让每一个生活在其中的人都有不为人知的一面,我们不能被贴在身上的标签所限制。
所以不管是猫还是狗,喜欢的永远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