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聚会这个话题是最热闹的,因为同学聚会办得好,能够引起大家美好的回忆,但如果办不好,那就是不仅美好回忆没有了,甚至连几十年的同学感情都会化为乌有。
就有一名叫小陈的网友,分享了他的聚会经历,可以说这次同学聚会让他“印象深刻”啊。小陈在过年回家的时候,经常会串串门,有时在家刷朋友圈时看到有好几,好友都在晒自己的同学聚会,心里也不免想起了当初那帮同窗好友。不过,时间一晃就10多年过去了,许多同学早已成家立业,能够见面的时间变少了。
于是,小陈决定组建一个群,大家都把能联系上的同学都加入群里。到了晚上,群里的气氛非常热闹,接着这个热闹劲,小陈就提出大家聚一聚的想法,虽然班里有40多位同学,但是能到场的也就10个人,不过这也足够了。
聚会当天,大家一见面又是拥抱,又是握手,场面让人十分感动。不过让小陈意外的是,同学里,大家不是公司老板就是公司的管理者,只有小陈自己是一位普通的打工者。
所以在聚会期间,大家聊的已经不再是学校里的那些事儿了,而是谈着几百万的生意,以及打算在哪里买房,又打算换什么牌子的汽车。而在饭局上,大家也非常热情,四处敬酒。只有小陈是一位普通打工者,似乎跟其他同学没有太多共同语言,聚会期间反倒显得有些冷落了。
在聚会结束时,服务员拿着菜单走进来,表示这顿饭是2100元时,之前那些谈着几百万生意话题的同学老板们,突然变得安静了起来,大家也不谈房子和车子了,都在等着看谁会买单,包厢里的气氛变得尴尬起来。
最后作为普通职工的小陈,觉得不好意思,只好硬着头皮拿着账单去结账。在小陈离开包间后,包间里的同学又开始谈笑风生了。听到包间里的嬉闹声,小陈觉得很不值得,拿着账单走到收银台表示:这顿饭我们是AA制的,所以我只出我这一部分。于是小陈掏出了250元给服务员,并表示剩下的就交给其他人去AA吧,说完就离开了。
回到家之后,小陈就把这些同学的联系方式全部删掉了,不是小陈请不起这顿饭,而是小陈看不起老同学的那套虚伪。
看到这里,笔者觉得,同学聚会也是职场社交的一门学问。对于无用社交,该避免就得避免,而不是抱着怀念的心情去接触,因为大多数同学在踏入社会后,踏入职场后,许多人早已变得圆滑势利了。再有就是举办聚会时,一定要提前安排妥当,作为组织者一定要把聚会的费用说得明明白白,这样也能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