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子莫若父母,知父母也莫若子了。
你应该知道你的母亲是否会有所改变,如果母亲是那种无法改变的人,
那么......起码我不愿,我的婚姻受到任何的指责和诅咒,尤其是母亲。
如果母亲可以有所释然,那么要你的女朋友绝对不要再发生矛盾,为了你,她应该可以去适应,哪怕是哄你母亲开心。其间所受的委屈,你要帮她承担,要给她信心,这很关键,要不她会坚持不下去。
再进一步,如果你是一个有志气,有雄心,有能力的人,那么离开你的家,带着你最心爱的人(你确定非她莫属)去一个陌生的城市,或有朋友熟人的异乡,等有了事业和孩子,幸福与美满,再回到母亲身边,她会原谅的。
再退一步,你不用远走他乡,死活要和她在一起,而她也愿意。那么,如果你们要结合,一定要争得你母亲的同意(任何方式,默许、哭泣、骂你的女友等等),哪怕你母亲连你的婚礼都不参加,但必须要她知道此事。以后的日子,不要让母亲觉得失去了一个儿子,而是让她感觉得到了一个乖巧的女儿,日子长了,会好的。
说说眼前的事,那就是再也不能让你的女朋友和母亲发生争吵,不要让你的女朋友再和母亲吵嘴甚至动手!不要再错上加错了!!!你不能给你的母亲谈任何关于她的话,说好话你母亲不爱听,说坏话你又不情愿。让女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吧,过春节可以给你的父母针对身体情况送点什么补品(哪怕是你买的,但最好是你劝说她去买),或剪什么窗花,或编个什么中国结什么的,挂在你家里,你可以和她一起做,在里面寻找乐趣,在过程中,让她慢慢放弃原来对你父母的敌视态度,让她感觉你的父母也是她的家人,那时她绝不会再和你母亲发生战争。你可以轻描淡写的告诉母亲那个中国结是她编来送的(挂在母亲的卧室),诸如此类的事,你多做一些,慢慢来。
最重要的是你的心不能服输,要让女友知道,她(指你女友)对你有多重要;要让母亲知道;你有多爱她(指你母亲)。
但愿你们能在一起,永远的。
还有一句忠告:不能把你所有的事都告诉你母亲(不论生活还是感情),老人是需要哄的。
看了"千夏七雨夕"的话,看来得有所补充,中国两千年来的孝的概念已经变质,看看当初《论语》上的“孝”与后来明代《二十四孝》中的“孝”有多大差异!孝不是没有任何原则的对父母的忍让和迁就,而是在有独立人格的基础上进行的人性沟通。
德勒兹(西方20世纪一位心理学家)认为所有的爱都是以结合为目的,只有一种爱是不同的,那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如果子女能够很好的离开父母,承担一个独立的人所应当成的经历的承受的一切,那才是成功的父母。而中国的老辈人的父母不可能如此,所以他们也没有办法给子女这种“分离的爱”。中国的孩子要长大就难上加难,我反而认为遇到这样的事不见得是坏事,反而是锻炼自己的机会,你不是感觉到自己在恋爱中的变化了吗?那是你母亲能够给你的吗?显然不是!
这里,不是你选择你女友,还是选择你母亲的问题,我的意思是,要你选择你自己!!!
我是站在你的选择上,来讲几句,决不是拿一个什么现成的模式或规矩去约束你。一楼和二楼的话在中国很有市场,但不是万能的灵丹妙药,比如你后来的生活证明还是你原来的女朋友好,你母亲后悔当初没让你俩在一起了呢,你要让母亲担这个无法放下的责任吗?
我在回答中也没有说要起放弃你母亲的话,最后都是要你回到母亲身边,而你的女朋友也要有所改变,一家人的和睦与团圆才是达到的最终结果。之所以提出那么可能性是为了把问题说明白,防止走极端,毕竟这是中国。
最后,还是说那句老话,愿有情人终成眷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