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努力脱离
社会底层?你知道吗?
赶海的人如果抓到螃蟹,一只的话一定得把竹篓盖起来,一群的话反而不用盖了。
为什么?
一只螃蟹会爬上来逃走,如果两只或者以上,不论哪只想爬上去,其他的都会伸出蟹爪把它扒拉下来。
这便是社会底层的真实状况。
在社会底层,当一个人物质匮乏到极致,连温饱都无法解决的时候,自尊和脸面就成为奢侈品,不择手段成为动物的本能。
在底层,那些社会阴暗面更为真切立体,所有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都被放大无数倍,为了活着,为了获取更多生存资源,有那么多人丧失底线,人格扭曲。贫穷到极致的人,还会出现诸多心理问题,贪穷往往与自卑相关联,而自卑一旦发酵到某种程度,便是疯狂仇富,报复社会,为了一己私利不惜以身试法等。记得在网上曾看过一个消息,哈佛某跨学科团队曾经做过一项心理学追踪研究:在贫穷的情况下,人的思维方式会发生何种改变?
追踪过的数干例报道表明:贫穷的人注意力会被稀缺资源过分占据,引起认知和判断力的全面下降,更会导致人格的不完善,在争夺资源的过程中会出现发生各种无理智的暴力倾轧或其他负面行为。
在2000多年前管伸就说过:衣食足而知荣辱,仓虞实而知礼节。
我不认为金钱是衡量一切的标准,我也不认为贫穷本身是可耻的,但我坚信,认定自己固化最低阶层,并老死于贫穷的这种思想,是及其可耻和可怕的。
你不想要站起来,谁也扶不起你。
底层社会之所以不值得留恋,就是因为物质上的匮乏需要不断面临人性的拷问。
是谁说过,永远不要拷问人性,因为人性,经不起考验。
那天回老家,去一个村庄里采摘,看到那个村庄的名字有些熟悉,便想起来有个朋友好像是这个村的,问这个村的人,果然是。那人问我,她怎么样啊最近?
听说现在又离婚了?我说哪有啊,我们经常见面啊,她找的对象做企业,人家公司开得挺好的,两个人也挺好,孩子也上学了,很聪明很懂事很孝顺的,一切都很好啊。那人又问,那是不是她找的那个男人比她年龄大哦?我说好像是吧,但是也不显老,看不出来
。那人便不再作声了。
事情过去好多天了,我一想起来村里人的态度,心里还有些不舒服。我那个朋友前半生的路走得很坷坎,三十岁才走出农村来到城市,勤奋好学,凭着自己的努力考出了含金量很高的一个执业资格证,还在一个连锁店做到了主管。只可惜婚姻不顺,兜兜转转,四十多岁才遇到真爱,结婚生子,老公事业顺利,孩子聪明可爱,人生可谓先苦后甜。
作为同乡和好友,我时常为她感到高兴和欣慰。可是为什么在她长大的老家,却有人编造这样无中生有的流言出来,难道真的是恨人有笑人无吗?
离家很多年,我一直怀着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句方言,都让我觉得无比亲切。可是,有时候,也不免会无意中感受到来类似的自家乡的恶意。
越是贫穷的地方,越是底层的人,越喜欢做这些事。因为在那种地方,人们的眼界和思路就是这样了。他过得不如你好,就天天笑话你,你过得比他们好,他们看不到你的努力和艰难,他们觉得你好了就是用了什么见不得人的手段,从羡慕到嫉妒到恨,他们想的不是经过自身努力做得更优秀来超越你,而是盼着你不好了他们看笑话,你要一直好下去,能够得着的就给你使点坏,离得远够不着的,捕风捉影编点你的悲惨故事也能满足他们的心愿。
把你毁掉,或者往你的白衣服上甩点泥点子粪汁子,哪怕得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