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小外甥,聪明但不机灵,傻气但不蠢,实诚但是很可爱。小时候眉清目秀,可爱乖巧,常被认成小女孩;长大一点后肥头大耳,独立自主也比较佛系,常被戏称“陈哥”。
跟很多小朋友一样,陈哥从小到大也有很多有趣的事情。
“它自己张腿跑了?”
这是小外甥三岁的时候故事,他喜欢看动画片,姐姐避免他沉沦每天规定最多只能看一个小时。有一次小外甥来我工作的城市玩,家里没有电视,都是用手机给他看动画片的。看了一个小时后,不再让他看了并把手机藏了起来。小外甥性格有点像唐僧,特别执着的事情就会一直念叨你,就是不哭不闹,但几分钟就念叨一次,很有毅力,我经常戏称他是“小唐僧”。这次更过分,直接是抱着姐姐的大腿,坐在她脚上,小孩重量比较轻,我姐去哪就拖着他去哪,他嘴里还不停的念叨这“妈妈,给我看看吧,就看一会”,我都被念叨烦了,何况是还拖着他走的姐姐呢。
“你给我起来”,我姐无奈道。
“妈妈给看动画片我就起来。”小外甥坚持。
“好吧,那你把手机放哪去了?”我姐故意逗他。
“我也没把手机放哪去。”小外甥满脸疑惑。
“我没动啊。”我姐回道。
“妈妈也没动,我也没动,那它自己张腿跑了?”小外甥满脸兴奋,并用中指和食指做出一个跑动的姿势。
是的,当时配上那张天真的笑脸,做着可爱的动作,都被他萌翻了。后来他找手机,我们就戏称他“手机自己张腿跑了”。
“我的妈妈最厉害!”
这是他上幼儿园的笑话了。母亲节,幼儿园老师让小朋友都说一下“我的妈妈最……”,小朋友们有的说“我的妈妈最漂亮”,“我的妈妈最温柔”,“我的妈妈最爱我”等等,都是赞扬妈妈的。到我外甥了,他一脸很用力的形容表情跟老师说“我的妈妈最厉害了!”老师就问他“妈妈怎么厉害了?”“像母老虎,一天三顿饭的打我!”外甥回答到。老师将当真了,并对我外甥表以同情,放学后,我姐去接小外甥,老师单独留下我姐说了一下此事。我们家教育孩子的模式都是能动嘴不懂手,但是对孩子的规矩可能比较多点,基本不会打孩子,可能表现的比较凶,所以我姐这次很冤枉。
回家后我姐就跟他沟通了这件事,问他“我一天三顿饭的打你?”
“嗯啊,你天天说我。”我外甥回答。
“我咋天天说了你了,我说你那是打你吗?”我姐气恼道。
“嗯啊!”我外甥转头看到我妈在窗外,“奶奶,妈妈要打我!”
我姐:“……”
从此以后幼儿班的同学都知道小陈的妈妈最厉害,像母老虎,天天打小陈同学……
“因为我喜欢她!”
小外甥可能因为性格原因,从小比较佛性,也比较纯。刚上小学三年级时,学校老师规定学生不能带零食去学校。我经常给小外甥买零食吃,有一次给他买了他爱吃的果冻,他就带到学校里去了,我们一直以为他是自己吃的。后来被他们班的同学发现了,并告诉了班主任,班主任没收了他的果冻,并当场批评了他。
“你不知道学些不让带零食吗?”老师严厉的问。
“知道。”小外甥弱弱的回到。
“那你还拿零食来学校吃?”老师问。
“我不是给自己吃的,我是给XX班XXX的。”小外甥回答。
“XXX是谁,你为什么给他?”老师又问。
“因为我喜欢她!”小外甥大声回答道。
刚回答完,班里响起一片“哦~”,老师憋笑都快憋出内伤了,“下次不允许了,这次没收!”
从此外甥喜欢XX班的XXX全校皆知。老师是我表嫂,后来跟我姐说小陈同学很聪明,就是太纯了。
类似这种有趣的丑事还有很多。从小到大,小外甥脾气就是公认的好,对什么都是无所谓的态度,只有对动画片的热爱是一直坚持着。学习成绩一般,永远是跟学习差的比较;说他胖,他跟他妈妈比较“妈妈比我还胖”;性子也比较懒,但是心态永远是积极向上的。家人都不求他多优秀,只要永远快乐,懂得满足,懂得感恩,身体健康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