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搞笑笑话 - 二十四史中有趣、有知识性、好看、通俗易懂的人物。

二十四史中有趣、有知识性、好看、通俗易懂的人物。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培根曾说:“历史使人明智”。我们了解历史,是为了以史为鉴,虚心自省,以史为鉴。

在《如何用读书改造大脑》一书中,作者茂木健一郎提出,读书要成为各领域的冠军,史书领域的冠军应该是《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因被历代接受为正统史书,故又称“正史”。其内容非常丰富,记录了历代经济、政治、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的事迹,其中不乏经典的人生智慧。

二十四史虽好,但太多太厚。中华书局出版的《二十四史》多达241卷,全部是文言文。数量之大,难以理解,令人望而生畏。

如何既能了解各个朝代的重点历史人物和故事,又能增加阅读兴趣?

令人惊讶的是,最近看到的《楚汉争霸——二十四史人物》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看得我欲罢不能。

为什么这本书会让对历史没有太大兴趣的我爱不释手?

1,带插图

《二十四史》系列以历史人物为主,内容从“三皇五帝”到“辛亥革命”,共塑造了约2000个历史人物。在讲述人物故事的同时,每一个历史人物都配有卡通形象,服饰、配饰、武器都细致精致,增加了读者对人物的感性认识,虽然有些人物看起来很凶,眼神阴沉。

2.语言活泼,接近现代口语。

比如序言,就让我看起来充满了兴趣。说到后战国时代的风俗,是这样描述的:“后战国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功德无量、坐以待毙、吃以果腹的时代。”

"刘邦得到了最大最漂亮的水果."

“当了皇帝的刘邦,会根据你英雄贡献的大小来分配剩余的果实。”

把刘邦创造一个国王和一个侯爵,和建国后建立政府组织架构相比较,既有趣又好理解。

文章中有提到项羽。”项羽既恭敬又客气。当他看到有人生病时,他甚至会悲伤地哭泣,但这只是他有圣母之病和女人之仁。”哈哈,“圣母病”的想法真幽默。

3.游戏元素

《二十四历史人物》系列的核心主创人员,从小就接触动漫和游戏。所以在这个系列书籍的创作中,借鉴了很多游戏化的元素,并为每个历史人物写了简历。这个人物的历史事件一目了然,对每个历史人物都赋予了指挥、武力、智力、政治、魅力等数值,相当有趣直观。

我看了《楚汉争霸——二十四史人物实录》这本书,这是二十四史人物实录系列的第一本。讲述了秦末汉初后战国时代的英雄故事。看了这么多英雄故事,印象深刻的有三个地方,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沙丘计划”

秦始皇为统一六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希望他的大帝国能延续到第二代和第三代...但没想到,他死在了秦二世。

如果秦始皇知道地下的事,他最恨谁?我觉得可能是赵高!

赵高出身卑微,因为专业过硬,精通监狱法,也没惹上什么麻烦。秦始皇非常赏识赵高,一路提拔,成为CRRC的统帅,相当于现在的带路人,是秦始皇身边最亲近的人之一。

秦始皇在旅途中突然病重,于是写信让长子傅肃来咸阳参加葬礼。但赵高没有把信寄出去,而是说服宰相李斯和秦始皇的幼子胡亥伪造书信,逼迫秦始皇的长子傅肃支持胡亥成为秦二世。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沙丘情节”。

因为赵高曾经教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学习法律,和胡亥关系很好,赵高认识胡亥,知道胡亥很容易被自己控制。

果然,胡亥即位后,赵高怂恿秦二世把秦始皇的其他子嗣都杀了;制定更残酷的法律,让所有的大臣都有危险;引诱秦二世在深宫久留;他还设计杀了宰相李斯,最后自己当上了宰相,掌管国家大事,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后来,心怀不满的赵高派他的女婿逼死了秦二世,并立秦家的另一个儿子子英为王。不久,在子婴的计谋下,赵高终于被推翻,但秦帝国也走到了尽头。项羽入关后,子婴和秦王室被杀,秦帝国灭亡。

作为秦始皇身边最信任的人,赵高成功的辜负了秦始皇的信任,把秦帝国大业翻了个底朝天,第二年彻底结束。

现代社会也是如此。有的领导头脑清醒,身边的人却贪赃枉法,最终被拖下水。

作为一个团队领导,看人、知人、选人真的很重要。

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被誉为“羽之勇者,千古无双”的战神项羽,武功高强,意志坚定。他曾以3万精锐骑兵击败各路诸侯的56万兵马;投降了20多万人的秦军,为了消除潜在的灾难,曾经一夜之间被杀。

可是项羽这样一个西楚霸王英雄,最后还是被刘邦围困,不得不在乌江边割喉。

如果项羽知道了地下的事情,他最后悔的是什么?我想可能是我在“鸿门宴”上没有杀刘邦吧。

当时项羽率领诸侯军向关中推进,得知刘邦已经率先攻下咸阳。项羽大怒,攻破函谷关。后来,刘邦来拜访项羽。项羽的首席谋士范增认为刘邦不是等闲之辈,劝项羽杀了刘邦,安排了一场“鸿门宴”来杀刘邦。

在“鸿门宴”上,精于剑术、以剑封喉的项庄舞剑助兴,一举一动都“有意重复”,为的是制造意外,杀死刘邦。

但为了保护刘邦,项羽的叔叔项伯挺身而出,与他共舞,处处保护刘邦。

这可让项庄尴尬了。因为项羽在叔父项伯的劝说下,想起了自己与刘邦的“战友情”,并没有杀刘邦的打算,所以在酒席上面无表情,对项庄没有任何暗示。项庄无奈,只好作罢。

项羽就这样错过了杀死刘邦的最佳时机。后来分封时不听谋士范增的话,在汉中给了刘邦多了一块地,让刘邦保住了天下的票子,最终败给了刘邦。

眼光长远的资深幕僚范增没有听他的,命运被改写。真可惜。

第三,草根刘邦为什么能成大事?

关于这个问题,在《楚汉争霸——二十四史人物》一书中,“伟人开国”一章是这样描述的:

楚汉战争最终胜利,出身草根的刘邦在庆功宴上当上了皇帝。刘邦问群臣将领:“为什么你们觉得我能得天下,而门二代项羽最后却失败了?”

一位大臣醉醺醺地说:“陛下对人傲慢无礼,喜欢侮辱人,而项羽对人却十分和善恭敬。然而陛下却让人拼了老命。他们只要打下城池,就立刻得到赏赐,和天下其他人一起享受好处,而项羽却嫉妒贤能之士。人家有一点功劳就会怀疑别人,克服了别人的好处帮他打下城池也不会得到回报。这就是他失败的原因!”

刘邦同意了,又补充道:“你只知道一个,不知道另一个。我不如张亮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镇国,慰民,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勤,我不如萧何;统率百万大军,打胜仗,攻将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很优秀的人,我可以重用他们,这是我在世界上成功的秘诀。项羽只有一个范增,听不进去,必被我所败。”

没错,刘邦之所以能够成就帝王大业,就是因为他渴求人才,善于识别人才,善于用人,并且在成功后及时慷慨地奖励对手。这些都是管理团队在生活中的大智慧,值得我们后人去学习,去理解,去实践!

短篇小说蕴含着巨大的智慧。总的来说,《楚汉争霸——二十四史人物》这本书有趣、翔实、好看、易懂。插图形式有助于我们从情感上更好地理解角色。读历史故事可以收获很多人生智慧。写文章的朋友如果没有素材,可以在书中寻找灵感。唯一想吐槽的是封面图片上选的人物形象。那眼神真的很吓人。希望后续系列书籍的封面图片能选择一个相对帅气、漂亮、抢眼的形象。

感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