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甲的实现首先要有一个前提:出现漂浮战舰/漂浮堡垒,或者“全战场”大型火力支援/发射车,可以支持太空、大气重力圈、海洋、海底、陆地等不同“地形”条件下的作战行动,可以自行移动,也可以搭载人形机甲和高速轻型战斗机。悬浮战舰的火力系统会非常强大,有可能靠核动力本身解决推进问题,所以自然成为核武器的运载和发射设备。从体积上看,激光武器和导弹武器都属于“标准配置”,军舰就是堡垒。至于防御问题,现有的科幻小说往往用能量场之类的来解决。其实没那么复杂,导弹的弹道都可以算出来。可以用“宙斯盾”原理拦截,可以用计算机解决,更不用说伴随悬浮战舰运行的人形机甲和高速战斗机可以起到保卫母船的作用。
人形机甲武器的速度会受到灵活性的限制,所以有两个最佳方案:1。像动漫《太空堡垒》一样,用变形战斗机,既是机甲又是战斗机。但这降低了机甲的防御能力,外形的改变会让关节变得异常脆弱,容易成为单兵反装甲武器的良好目标,所以机甲要整体成型。2.使用机甲配合高速战斗机。高速战斗机可以无人驾驶,可用于侦察、轰炸、在偏远和危险地区空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敌进行饱和攻击、为机甲提供火力支援、母船防御等。,而且成本比机甲还低。简而言之,高速战斗机可以用在不适合用人的战斗行动中,但是机甲的灵活性、地形适应性、战斗人员的主观作用、装甲厚度、火力持续时间。
首先是前面提到的类似游戏机甲植入芯片的想法。完整的补充应该是:机甲是生物技术、机械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结合的产物,一半是碳基生物,一半是机器人。你甚至可以认为,机甲本身是有生命的,驾驶员浸在一种特殊的液体中,直接或间接地用大脑控制机甲,从而减少机甲的伤害对驾驶员的伤害。缺点是技术太复杂,驾驶员和机甲会很强。
二是类似战斗机的控制技术。驾驶员使用骑、坐或直立的姿势像战斗机或坦克一样控制机甲。现在更多的问题集中在如何保护脆弱的人体,比如被RPG等武器攻击后的脑震荡,以及失重和超音速的影响。其实这些问题集中在两个方面:驾驶舱的生存能力和舒适性。在clamp的漫画《叛逆的陆璐秀》中,它被设计成一个逃生舱,这是解决生存能力问题的方法。至于舒适性,要从材料工程方面考虑,比如蜘蛛丝、凯夫拉防弹衣、陶瓷、磁悬浮等等。
主要威胁和对策
1,坦克。机甲的装甲因为自身的结构特点,在同等技术条件下不如坦克坚固,但是现在的坦克怕攻击直升机和单兵反坦克导弹/火箭筒,依靠意想不到的机动性和高火力就能威胁到坦克。但根据坦克的使用规则,坦克很少出现在地形复杂、容易被伏击的地方。如果不能和坦克硬拼,他们根本没有和坦克抗衡的能力,而且坦克一直都是混合编队进攻。当然,这些都是基于现有的技术。至于未来科技如何发展,不排除机甲的科技有所突破,比坦克更有用的可能。此外,坦克在很多作战情况下并不适用,比如特种战、反恐战等。如果机甲能在这些情况下配合步兵,那将会创造奇迹。
2.步兵。机甲可以携带比普通步兵更大口径的机枪,同时具备精确狙击和反器材的能力。两者结合可以有效压制缺乏反装甲武器的步兵。如果能与探测生命的热感应系统结合,机甲将成为步兵的噩梦和极其高效的杀人武器。而且只要驾驶员在机甲中有足够的防护,就不怕装备狙击枪。因此,对付步兵,机甲的机动性还是能发挥很大作用的。
3.直升机。在这里,我想提一下机甲的动力系统。机甲的基本运动模式之一是人的走、跑、跳。它采用了类似战斗机的发动机系统。结合辅助滑轮的协调运动(如侧滑、爬坡、像汽车一样沿道路行驶等。),机甲要能像海獭战斗机一样垂直起降(不包括有特殊用途的重型机甲)。那么在对付直升机的时候,你可以选择在地面灵活躲闪并用制导导弹和机枪还击,或者干脆起飞和直升机战斗。装甲、火力、灵活性不逊于甚至超过直升机。机甲如果能采用正确的战术,是可以和武直抗衡的。
4.高空固定翼战斗机。这时候最好呼叫高速战机支援,直接对抗不占优势。如果是战斗所迫,此时可以考虑地空导弹,但受限于机甲的运载能力,可能最好由机甲编队中负责防空的成员专门携带。以现有的技术,除非发动机技术有所突破,否则机甲无法在高空飞行对抗战斗机。
5.现有的各种战舰和潜艇对于机甲来说太容易对付了。在友军的配合下,直接“跳”上敌舰甲板并将其击毙(比如《种子命运》中的机动战士高达设定12用MMI-710激光刀“细剑”击沉了一半的地球军舰船),是一种极端的作战行为。这些只是漫画中的理想形象。在不久的将来,为了对抗海军战舰,机甲可以参考使用舰载机和小型潜艇。
简而言之,在各种高新技术的支持下,以悬浮战舰舰队为基础;以机动装甲武器为主力;以高速战机为突击力量;未来军队装备强大的常规火力、核打击能力和全天候、全地形作战,是一种理想化的军事模式。至于能不能实现,只能看以后技术怎么发展了。
可能的机甲
在不久的将来,机甲可能会以“陆地武装直升机”的身份出现在战场上。他们的主要任务有点类似于坦克,打击对方的掩体,撕开对方的防线。作为武装直升机和坦克的组合,陆基机甲将拥有出色的火力、良好的防护能力和良好的机动性。
攻击能力
机甲使用的武器系统将类似于武装直升机,即武器可以挂载在机甲的特定位置,可以像人一样抓握,无需考虑复杂程度和稳定性。这不仅方便了机甲的武器发展,也使得机甲的武器更新更快,同时赋予了机甲更全面的攻击能力,在对付步兵、装甲车、低空飞行器时更加得心应手。
防御能力
机甲的装甲强度比坦克弱,以保证其机动性优势,但比武装直升机强很多,这样机甲就不会像武装直升机那样被低空防空火力轻易摧毁。不考虑机甲的承载能力,通过挂载反应装甲、护盾等外挂装甲,可以进一步提高机甲的防御能力,有时候机甲的防御能力可以和坦克相提并论。
可操作性
机甲不仅可以像车辆一样在道路上行驶,还可以像人类一样行走和奔跑。但由于自身重量和体积的关系,机甲不会具备跳跃和飞行的能力,但可以装载航空发动机,提高高速巡航能力,增加作战半径。通过一些改装或者外挂其他设备,也可以让机甲具备空中飞行能力,甚至潜伏在水中。凝固控制和模拟控制的使用(凝固控制是指通过系统控制机甲,把机甲的大部分动作交给计算机,便于驾驶员瞄准和分析战术等。),而模拟控制则是通过驾驶员自己的动作来控制机甲的动作,可以让机甲完成很多复杂的动作,让机甲更好的适应不同的战斗环境。
实际效果
机甲的攻击能力、防御能力和机动能力是三个矛盾的统一体,要想提高其中任何一个,就要削弱另外两个的性能。比如为了提高防御能力,需要整体增加机甲重量,机动性会受到影响,或者炸弹和武器的强度会降低;与其他武器装备等效技术相比,机动性的提高只能通过增加体积和重量来实现,这会影响装甲和武器的载荷;对于攻击能力的提升也是如此。当然也有同时提升三种能力的方法,就是适量的增加机甲的体积,但是也会带来增加炸弹面积的弊端。因此,必须找到三者的良好结合,才能发挥机甲的综合能力。
(注:等效技术的比较是指在体积和重量不变的情况下,动力设备的效率提高,其他武器装备的机动性也会提高,可以用来增加其装甲厚度或武器等级,从而拉开其相对于机甲的优势。为了弥补这一劣势,机甲还必须增加装甲厚度和武器等级,进而影响其机动性。)
一般注释
如前所述,机甲就像是武装直升机和坦克的结合体,两者各有优势:武装直升机的火力和机动能力,坦克的防护和适应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机甲完全没有缺点。机甲不可能同时具备以上优势;由于机甲本身的结构复杂,成本和维护都是难题,同时有些部件注定是极其脆弱的。只要我们抓住机会,敌人可以轻易瘫痪机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