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大篇幅复制.如果真有什么药物让我整死这两个恶魔,多少钱告诉我啊,我愿意为此倾家荡产。” 你这句话的本身就是最应该克服的。为什么呢?
“我害怕自己胆小的性格啊...胆小怎么办啊....担心自己遇事会慌张”等等这些忧虑,不正是胆小的表现吗?
如果是勇敢大方的人,就会想:胆小就胆小,慌张就慌张,自己是怎么样的就怎么样,当真正做到“胆小胆大,慌张镇定都无所谓”时,胆大的性格就不知不觉中练成了。
很讽刺吧?但这却是森田性格养成法的精髓—— 不怕失败就是最大的成功,不怕胆小就是最大的胆大,任其慌张反而就不慌张了。
相反,主流的励志学鼓励人们去“调整状态”,不断做无谓的自我“积极暗示”,慌张时欺骗自己说“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很强”,或贬低对方“他在我面前不过是个XXX”借此抬高自己得到“勇气”,殊不知自我欺骗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理智和情感是2条平行线,理智活动要骗过情感是不可能的。情感必须要靠体验来养成。
那如何得到勇敢的体验呢? 那就必须要有勇敢的行为。如同新兵,战场上面对敌人疯狂炮火,在战壕里很害怕(是理所当然的),但一冲出去就不晓得怕了(很多士兵的回忆录都记录了这种奇怪的心理转变)。为什么?因为“怕”这种情绪只要不加压制,一旦到了极点,随着环境的转换,就会如水下泄,瞬间转为勇敢。
其实无畏和害怕,胆小和胆大不过是欲望的两个面而已。你容易胆小、慌张,
1、是因为有过于强烈的欲望,这是根源。
2、是因为你觉得自己不应该胆小、慌张,而把这两种情绪当成精神异物加以排斥,反而导致他们被压抑而不能向其反面(勇敢、大方)转化。造成停滞住。
3、因为第2点,造成精神注意力固着于上面,造成越发过敏。加剧了胆小和慌张。
对策:
1、想一想,你是不是对自己要求过高了,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应该做一个临危不惧,泰山崩于前而不惧的人。
正是这个镜花水月,令你成为了“连害怕都不敢”的胆小鬼。改正观念吧,“我就是个胆小鬼,我还真喜欢上了做胆小鬼”,这个想法本身不是很大胆吗?
奇怪的是,当你真的一心想做胆小鬼时,你偏偏就无所畏惧了。
2、慌张、胆小,把这些情绪暴露出来,不要隐藏。暴露自己的弱点,这本身是无畏的表现,有了这些表现,你就会有勇敢的体验从而塑造勇敢的性格。
3、不要纠缠于“我是勇敢还是胆小的...”这些自我关注的问题,勇敢胆小都无所谓,做该做的事,状态好不留恋,状态差不排斥。自然而然就会养成从容淡定的性格。